近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前3個季度,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13.4萬億元,同比增長2.3%;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1%,較上半年下降0.1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下降0.2個百分點。這些數據說明,我國社會物流成本穩步下降,為實體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物流業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重要一環。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對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區域協調發展、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提升國民經濟整體運行效率具有重要意義。本期《云中焦點》聚焦“‘數’‘智’發力 促物流降本增效”主題,邀請業內專家暢談如何通過科技的力量,使航空物流產業更好實現降本增效。
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物流成本下降可以為實體經濟發展創造有力條件。202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請問,降低航空物流成本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突破?
李勝:從“降低物流成本”到“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體現了物流行業向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協同發展的趨勢。其核心在于通過技術賦能與流程優化,促進企業間資源共享和協同作業,實現全鏈條效率提升,推動物流業從單一環節優化向全社會系統性降本增效轉變。
就航空物流來說,降低成本可以從三方面入手:首先,從結構性角度降低航空物流成本,推動航空物流與產業融合發展。完善航空物流供應鏈服務,與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深度融合,形成覆蓋產業原材料到產品供應、生產、運輸、倉儲等環節的全流程物流集成服務。其次,從系統性角度降低航空物流成本,一方面深入推進多式聯運提質擴面,推動空鐵、公空等航空物流聯運,形成高效、協同的多式聯運物流體系;另一方面,提升國際物流供應鏈服務保障能力,積極拓展國際航線網絡,加快建設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北美、歐洲、東北亞、大洋洲、非洲的空中通道。再次,從技術性角度降低航空物流成本,加快推進多式聯運信息互聯共享。打破貨站、貨代等多個系統間的數據壁壘,匯集海運、空運、陸運、口岸各類物流數據,打造大數據底座,搭建海陸空多種聯運方式融合的信息共享平臺。
石學剛: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是物流提質降本增效的“升級版”,從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到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一方面,要求物流行業通過優化區域生產布局、促進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發展新質生產力等方式做大做優經濟總量;另一方面,要求物流行業以鼓勵共享物流、加強產業協同等方式做小做精物流成本,推動物流行業朝著企業集中、鏈路協同、生態集群的方向發展。
降低航空物流成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突破。首先,優化供應鏈管理,通過與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和合理規劃倉儲與分銷網絡降低物流成本。其次,利用先進技術如物聯網、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增加物流透明度,減少延誤,降低庫存成本,提升客戶服務體驗和運營效率。再次,將航空物流與其他運輸方式結合起來,實現貨物無縫轉移,減少中轉次數和時間,降低整體運輸成本,或通過與航空公司合作獲得更低的運輸價格,降低單位運輸成本。此外,還可以通過使用輕便包裝材料、優化內部支撐結構等方式降低包裝及裝載成本。最后,推動航空物流企業實現規?;⒕W絡化、專業化發展,打造完整的物流產業鏈,創新航空貨運產品體系和業務模式,提升市場競爭力。
金真:當前,國內物流市場正在由增量市場競爭進入存量市場競爭階段,單一物流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轉變為不同物流企業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同時,隨著世界發展格局的變化,物流已成為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
從《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方案(2016-2018年)》,到2023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動”,再到《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行動計劃》,可以看到國家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決心。從“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到“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反映了我國物流行業從單一企業優化向全社會整體優化的趨勢,體現了我國物流行業從傳統運輸到智能供應鏈的躍遷,物流行業規模化、集約化、融合化、網絡化、數智化發展未來可期。
航空物流是現代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高效、準時、可靠的特點。在面臨全方位系統性變革的當下,航空物流應以加快“空中絲綢之路”建設為契機,構建全球物流和供應鏈服務體系,以全價值鏈優化、資源效率提升、科技賦能數字升級多視角,深層次探索降低社會物流成本路線圖。在這方面,國內企業已經進行了不少有益探索。例如,鄂州花湖機場建立空空中轉新模式,開辟跨境物流新路徑,提時效、降成本;浙江的小件包裹被拼成大件,輕松“飛”全球;鄭州探索“一單到底”的智慧物流聯運服務體系,促進航空物流提質降本增效……
當前,物流行業整體面臨單一環節成本低、全鏈條運行成本高,物流資源配置效率低、流通循環效率低等問題。請問,聚焦民航領域,航空物流能否通過新技術、新設備降低全鏈條運行成本?
李勝:航空物流在運行過程中主要面臨安全與效率的矛盾。一方面,要提高運行效率,以滿足快速增長的運輸需求。盡管單一環節(如單向運輸或倉儲)可以通過服務供應商的技術升級和管理模式優化提升運行效率、降低自身成本,但在全鏈條運行中,各環節之間的銜接問題仍然存在。另一方面,為確保貨物運輸過程安全可靠和權責清晰,通常需要增加必要的流程或采取冗余措施,防范潛在風險,這反而導致效率降低和整體成本增加。因此,如何在確保安全運行的前提下降本增效,是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近年來,業務保障系統、電子運單、信息服務平臺等數字化改造系統強化了各環節之間的信息串聯。這些系統能夠實時歸總業務數據,減少冗余流程和安全管理要求對效率的負面影響,從而有效降低全鏈條運行成本。此外,無人化裝備逐步在庫區和機坪投入使用,人臉識別、OCR(光學字符識別)、人工智能等技術也正在融入傳統業務流程。這些新技術不僅減少了人為差錯,還提升了各環節的協作效率。雖然部分技術仍處于磨合階段,但它們未來將進一步推動整體效能提升和成本降低,為航空物流降本增效提供有力支持。
石學剛:在航空物流資源配置方面,首先,要優化貨運航線網絡布局。目前,我國貨運航線相對較少且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導致一些貨物無法通過空運直達,需要中轉,增加了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其次,要優化運力分配。大型航空公司擁有絕大部分運力,而中小航空公司難以獲得足夠的運力支持,導致市場競爭不充分,成本難以降低。最后,要提升流通循環效率,制定有利于航空物流發展的包裝、裝卸和安檢等規定,優化航空物流多主體間的溝通機制,提升各環節銜接效率,降低成本。
目前,一些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在降低航空物流成本上卓有成效。例如,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可以實時追蹤貨物位置,精細化管理庫存,還可以通過感應卡口讓國際轉國內貨物在庫內直接中轉,降低庫存成本和時間成本;5G技術能夠支持更加高效的自動分揀和裝卸系統,同時還可以結合其他技術(如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進行智能倉儲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時,自動化分揀設備(如智能分揀機器人等)通過提高分揀效率、減少人工干預等功能顯著降低了航空物流運行成本;無人運輸設備(如無人牽引車、無人叉車和自動導航運輸機器人等)在機場的運用大大提高了貨物裝卸、搬運效率,同時降低了人工成本。
金真:民航業是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降低航空物流成本需要從中國民航實際和航空物流產業特點及發展階段出發。首先,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民航已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航空運輸市場。其次,航空物流產業屬于重資產、高壁壘、高集中度的服務產業,具有明顯的波動性、周期性、產業關聯性與規模效應等特點。最后,我國航空物流正在進入垂直整合的成熟階段,與實現國際化供應鏈蛻變還有一定距離。
當前,航空物流在運行過程中面臨市場規模大、樞紐機場和航空公司國際競爭力小,空港物流基礎建設強、對新業態保障能力弱,客機腹艙貨量占比高、全貨機貨量占比低,航空貨運企業多、航空快遞企業少,航線開通政策性補貼高、網絡連通性及中轉率低,跨境電商與航空貨運協同性強、樞紐與臨空產業關聯性弱,大型航企信息化智慧化進程加快、小型航企數字化轉型艱難等矛盾。因此,航空物流降本增效不僅需要從單一環節降本向系統性降本、結構性降本、制度性降本、技術性降本轉變,還要從注重空港硬聯通建設向軟硬聯通協同發力轉變,從單一降低空運成本向臨空產業鏈綜合降本轉變,從更多注重暢通國內向促進內外高效聯通轉變。
科技賦能航空物流產業需要以供應鏈為中心進行智慧化、集聚化、融合化的范式創新,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航空物流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以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為手段,在特定區域或平臺上集中資源、技術和服務,建成具有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的航空物流園區、貨運樞紐機場和多式聯運中心等產業集群或服務網絡。
袁婷:通過新技術實現物流運行降本增效主要有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三個途徑。
數字化即物流狀態的數字化。通過物聯網等技術實現到貨檢驗、入庫出庫、調撥、移庫移位、庫存盤點等作業環節的數據自動化采集、傳輸與集成,實現物流全流程跟蹤,使貨物運輸過程可視、可測、可控、可響應。網絡化即物流信息的網絡化。重點在于打通物流全鏈條各主體、各運輸節點采集到的物流數據,通過企業和行業多層級的航空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實現單一節點、單一主體物流數據“連點成線、連線成網”,真正支撐網絡化的航空物流運行全鏈條數據互聯。
智能化即物流運行的智能化。通過人工智能、智能裝備等技術,實現對人力的解放和智能輔助決策。例如,通過智能分揀、智能裝載、智能倉儲等提升物流設施自動化水平,通過智能判圖等技術提高貨物查驗效率和精準辨識能力,通過自動駕駛車輛、無人航空器等提升貨站作業、物流配送效率,通過資源智能調度算法實現各類物流運力資源與需求的精準匹配。
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途徑之一,這必然需要數據要素的支持。請問,航空物流降本增效需要構建怎樣的數據體系?在推動航空物流實現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的過程中,有哪些因素亟須重視?
李勝:航空物流降本增效需要建立覆蓋產品、運價、交易、收貨、組裝、倉儲等物流全流程,包含航班、集裝器、托盤、拖車、倉庫、運單、貨物等全物流對象的數據體系,通過構建人效、設備資源利用率、活動時序統計分析模型,致力于提高人效、合理配置資源、制定高質高效的操作流程,實現降本增效。同時,高效推動數據要素流動則需要從加強績效管理、工作考核和人效考核等方面入手,推動內部數據要素流動,推進運單、托書、技術鑒定報告等外部業務交接無紙化,從而推動航空物流發展。
在推動航空物流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的過程中,首先,行業監管單位要重視數據標準的制定、優化和推廣,特別是產業鏈上下游的數據交換標準,包括電子運單、電子托書、電子技術鑒定報告等。其次,政府相關部門要支持第三方專業數據服務商進入市場和發展,減少政府代替市場(免費的政府數據服務平臺)的不可持續投入方式。最后,推動自動化設備和數字終端供應商與航空物流數據服務商合作,提升一線生產數據的采集能力。
石學剛:航空物流數字化轉型需要構建完整的數據體系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首先,整合航班調度、貨物追蹤等環節的數據,建立安全精準的數據體系。其次,利用區塊鏈等智能技術,確保溫度敏感型貨物的運輸數據透明、可追溯。結合智能設備監控,及時識別溫度異?;蜇浳飺p壞,建立智能的數據體系。最后,搭建開放的數據平臺,實現航空公司、貨運代理、機場等數據互聯互通,構建聯通的數據體系。
高效推動航空物流數據要素流動需要建立全面的信息化平臺,整合貨物管理、航班動態、設施監控等信息,實現實時數據采集、傳輸與分析,提升透明度和可控性。同時,政府應強化航空物流監管,加強信息安全保障,實施數據加密和備份,防范泄露與網絡攻擊。遵守IATA One Record協議中的數據模型規范、API規范和安全規范,確保航空物流數據的標準化、安全性和互聯互通。在推動航空物流產業鏈數字化方面,需要確保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尤其是在航空公司、貨運代理和地面服務等環節的數據流動過程中,要嚴格遵守跨境數據傳輸法規以確保合規性。同時,在供應鏈數字化過程中,要特別關注跨境數據傳輸的合規性,確保在遵守國際法規的前提下,提升航空物流的全程可視化水平、可追溯性和透明度,增強實時監控能力,從而提升整個航空物流網絡的效能及加快響應速度。
金真:與傳統生產要素相比,數據要素具有產權復雜性、交易多元化、技術依賴性強等特征。隨著物流業向綜合物流、一體化物流轉變,數據驅動將成為物流業發展的新動力。
物流數據的應用包括但不限于物流成本控制、供應鏈風險管理以及物流配送優化等方面。宏觀上需要進行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基礎的全球物流和供應鏈服務體系建設,大數據體系建設要從基礎層、數據層、服務層、應用層四個層次,促進共建“一帶一路”各經濟實體間物流業務靈活對接,實現國內國外市場聯通互動的智慧化。在中觀層面需要實現智慧物流云平臺“物流一張單”,集成貨、箱、車、船、空、鐵、駁、倉、關、港等多維度物流大數據,推動多式聯運數據貫通,推進貨運寄遞數據、運單數據、結算數據、保險數據、貨運跟蹤數據等共享互認。在微觀層面需要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構建基于大數據的航空物流成本管理系統,不僅要有效降低顯性成本,還要著力降低隱性成本,通過實時、可回溯的信息管理實現對各類隱性成本的有效計量,從而降低產業鏈、供應鏈的整體成本。
袁婷:航空物流數據體系建設需要考慮數據如何“管起來”“活起來”“用起來”三方面問題。
物流數據“管起來”,需要將政策機制與技術條件結合起來,改變當前物流數據分散的現狀。其中,政策機制方面,可以在民航局“1+3+4+N”數據管理框架下制定一套物流數據標準,統一關鍵物流數據的業務定義、采集標準、交互接口等,為物流數據融通奠定基礎。技術條件方面,通過行業級的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匯聚各單位物流信息服務平臺數據,支撐行業物流數據的共享共治共用。
物流數據“活起來”,需要明確數據要素產權,確保數據交互安全,保護數據收益權利,高效推動數據要素流通。其中,產權方面,按照數據持有權、使用權、經營權的產權運行機制,防止過度糾結于“數據歸誰所有”而導致數據無法流通。安全方面,利用隱私計算、使用控制、區塊鏈等技術,建立數據來源可確認、流通過程可追溯、安全風險可防范的可信流通體系。收益方面,按照“誰投入、誰貢獻、誰受益”原則,讓數據采集、加工、流通、應用全鏈條各環節各主體均能受益。
物流數據“用起來”才能推動數據全面賦能業務轉型,這需要充分挖掘業務場景并進行多源數據碰撞。一方面,要從物流運力精準匹配、運行資源智能調度、載運風險預警等業務場景入手,基于一個個的場景驅動數據價值全面釋放;另一方面,基于物流運行全鏈條各環節、各方多源數據的模型訓練,解決單一數據源帶來的知識訓練局限問題,發揮數據碰撞的乘積效應。